大家好,我是灌云律师马潇灵,在众多刑事案件中,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因其复杂性而备受关注。作为灌云律师,我常常需要凭借经验和辩护技巧,来为众多涉嫌此类罪名的当事人争取公正的判决。今天,我们就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律师是如何在辩护中抓住关键要素,制定有效策略的。
案例概述:
张某,一名青年企业家,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被起诉。具体而言,警方发现张某在明知的情况下,协助犯罪嫌疑人转移了一笔赃款。张某被控犯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案例分析:
证据分析
检方提供的证据主要包括张某与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记录、张某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以及张某在案发时间段内的行踪记录。
通过深入研究,我发现通信记录中存在一些模糊之处,且银行账户交易明细显示张某在收到部分赃款前后的交易非常频繁,很难判断其是否全部交易记录都是明知。此外,张某在案发时间段内有合理解释其行踪的证人证言。
深入调查取证
我亲自收集和整理了张某的通信记录、几条涉案的银行交易明细和行踪证据,确保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我联系了相关的通信运营商和银行,获取原始数据,以证明检方提供的证据可能存在篡改或伪造的可能性。
我寻找与张某在案发时间有接触的人,收集他们的证言,证明张某在案发时正在进行合法的商业活动。
3.法律条款解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2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掩饰或隐瞒。而此案中,检方并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张某对所有指控的几笔款项都明知是非法所得,仅对其中一笔小额交易存在明知的情况。
我认为,定罪的关键在于明知的判断,而不能仅凭一些间接证据就给张某定罪。
4. 法律条款的深入研究与辩护准备:
我深入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相关条款,引述了大量的判例和学理解释,为辩护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我准备了详细的辩护陈词,针对检方的指控逐一进行反驳,对其中几条模糊的转账记录,强调张某并不具备明知的要素,且没有掩饰或隐瞒的行为。
5.辩护策略制定
削弱指控:我强调张某并不具备前科,案发后能主动投案,且在案发时并没有明显的掩饰或隐瞒行为。他的银行账户交易频繁,很难判断所有指控的都是是赃款。此外,我指出检方提供的部分证据存在矛盾之处,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引用相关案例和法律条款:我引用了与本案相似的案例,并强调法律的适用应当具有一致性。同时,我指出检方指控的5条转账记录,其中有4条未能充分证明张某“明知”,因此不能量刑过重,请求法庭从轻处理。
展示行踪证据:我提交了张某在案发时间段的行踪记录和相关证人证言,证明部分转账记录他并没有刻意隐藏或转移资金,而是正常地进行商业活动。
心理战术:
在庭审前,我与张某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确保他保持冷静,并相信自己的辩护。我鼓励他积极配合庭审程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在庭审过程中,我通过细致的质证和辩论,引导法官和陪审团对检方的证据产生合理的怀疑,并强调不能仅凭间接证据就给张某定罪量刑。
提醒审判长和审判员不应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影响,而是全面、客观地评估证据。
案例结果:
经过详细的辩护和庭审交锋,法院最终认定,检方提供的证据仅能明确证明有一条转账记录是张某明知违法收入而予以掩饰隐瞒,其余四条指控证据不足。因此,法院判决张某六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相比较检方三年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议,可以说有效降低了刑罚内容。达到了辩护目的。这一结果不仅还了张某一个公道,也彰显了律师对法律的专业知识和辩护技巧。在未来的法律实践中,我将继续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为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